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一步一曲 唱响泾洋乡村振兴探索之旅

作者:文/宫欣宇 朱婉尹彗 图/朱玉帆 韩爱萍         发布日期:2019-09-09     浏览次数:

     

  

红色教育基地与工作人员合影

办公室问卷填写

队长与村委会领导交流

支教后与孩子们合影

  泾洋村是镇巴县城城中村,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730户2019人,其中五保贫困会14户14人,低保贫困户8户24人,一般贫困户7户21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73元,是全办3个非贫困村之一。村内主导产业是茶叶、劳务输出、第三产业。为响应十九大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9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镇巴泾洋村乡村振兴调研服务队深入泾洋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

  相约村委 畅谈村落发展现状

  调研服务队在抵达目的地后立马便与当地办事处取得了联系,在与领导协商过后,将十余位村民聚集在会议室进行办公室访谈及问卷调查工作。在与村民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村民的大致生活状况。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泾洋村已经建立了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地为村民提供如三千、五千等小额贷款;同时还有农商银行可以提供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并且大部分农民已经有了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能够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活动,调研队了解到目前制约镇巴县泾洋村乡村振兴的因素在于交通不便和道路设施不完善,村民们普遍认为村镇农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道路设施和农业技术的培训,同时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提供科技和信息服务,以及帮助解决科技设备贷款资金等问题。

  其中一位80后的文姓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表示十分了解,且对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满意度较高,他主要通过手机、电视和报纸等方式来了解三农信息。但是令他发愁的是“由于镇巴在群山之中,交通不便,都是坡耕地,所以土地规模很小,我家里只有两亩地,不能使用机械耕作,而且灌溉很不方便。还有一个就是10年来村里的耕地面积因为建设公路、基础设施这些的用途在减少,对于农村的农业发展不太好”。并且由于山地的地形,他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的还是道路设施和灌溉、排水等情况,虽然近年来干旱灾情比较少,但是灌溉条件对于山上的坡地还是很缺乏的。

  温情支教 托举祖国未来希望

  调研队支教的对象是泾洋村的12名二年级小学生和1名幼儿园小朋友。支教过程温馨愉快,时间也过得飞速,服务队队员们为支教的两个小时策划了三个环节来让小朋友度过难忘的晚。

  首先是队长孙紫嫣同志为学生们讲解了一首红色革命诗词,虽然他们有几个字都不认识,但还是津津有味地听着志愿者的讲解,似乎是被悲壮的英雄故事所吸引。红色教育就应该从小筑起,在小朋友心中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长大后才能在身体里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才能立志努力奋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参与地很积极,也竞相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最小的那位幼儿园小朋友在展示拉丁舞的时候丝毫不怯场,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与稳重。服务队队员们纷纷为之鼓掌并感叹现在的教育已经跟以前天差地别,乡村振兴带来的效益是真实可见的。最后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完作业进行合影留念,孩子们并不想让这一群大哥哥大姐姐离开,都拉着他们的手说:“我舍不得你们,我好喜欢你。”虽然彼此只有两个小时的接触,但这种建立起来的感情可能是很久一段时间都消失不掉的。

  队员们离开支教地点之后,心里想着希望这些孩子可以一直这么快乐下去,继续打造自己变的优秀,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红色传承 革命精神引人前行

  镇巴县城四面环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陵园就建在一侧的山上,上山途中写满了振奋人心的革命口号。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这些来自农学院大学生第一党支部的队员们深切感悟前辈精神,面对灼灼烈日重温入党誓词。

  陈列馆中的一幅幅历史画卷,昭示着当年穿山人民谋求解放、反对压迫、争取自由、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一曲曲诗篇,承载着先烈们太多的悲壮和传奇。雄伟的丰碑镌刻着历史的记忆,川陕革命斗争的红色历史将功盖巴山、名垂青史。具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镇巴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共镇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镇巴精神,为实现“绿色能源镇巴、生态人文镇巴、富裕和谐镇巴”而努力奋斗。

编辑:0

终审:0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