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我院参与的一项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作者:郭超         发布日期:2024-06-20     浏览次数:

     

6月17日,我院小麦非生物胁迫机理研究团队王晓明副教授参与的一项题为“Harnessing Landrace Diversity Empowers Wheat Breeding”的研究在Nature在线发表。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等国内外多家优势单位共同完成,我校为联合署名单位。

  

该研究引进了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保藏的百年前收集的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全套小麦种质资源(827份A.E. Watkins小麦地方品种和220份全球现代品种),开展了小麦群体遗传学系统分析、基因资源挖掘和种质创新工作。研究发现,现代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下降了67%,而Watkins小麦未经现代育种程序的大规模筛选,因而保留了许多未被育种应用的遗传变异,结合137个农艺性状的表型鉴定数据,鉴定了一大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优异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并通过杂交、回交的方式导入现代品种,形成了700多个单片段替换系,验证和利用了Watkins小麦在产量、抗病、营养等性状上对于现代小麦育种的巨大利用价值,为未来精准智能育种奠定了基础。

在该研究中,王晓明副教授参与开发了一套新型的遗传变异检测和单倍型鉴定方法,并独立开发了不依赖于文献记录信息的系谱关系追踪和单倍型-GWAS算法,为发掘、追踪和利用Watkins小麦中蕴含的优异单倍型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该成果是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实现了“技术走出去”与“资源引进来”的有机结合,研究成果受到包括李家洋院士、邓兴旺院士、钱前院士、储成才教授和黄学辉教授在内的多名专家点评,均认为Watkins小麦地方品种群体这一宝贵种质资源的引入,将为拓宽我国小麦的遗传基础、提高我国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这些优异基因应用到小麦育种中,培育创新型小麦新品种,可推动我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郭超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