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发轫 白首丹心
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小麦育种功臣——宁锟研究员。提起他,很多年轻一代可能会比较陌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王玉成、许志鲁等研究员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快速创新,用不拘模式的育种实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术路线,即多元化育种目标、多抗源亲本选配、多背景材料积累、多世代阶梯利用、多组合小群体早代筛选、多类型大群体后代选留。20年里,他共主持选育了10多个小麦新品种,每个品种一经面世即成为陕西省的主栽品种,其中“陕农7859”在陕西和黄淮麦区6年推广4800万亩,分别荣获农业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选育的“陕229” 自1993年起推动了陕西第五次品种大更换,成为当时陕西省最大的主栽小麦品种和苏北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分别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陕西省和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个国家级一等奖,一个国家级三等奖,一个省级一等奖……就是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却谦逊低调,多次婉谢媒体采访,以至于现在寻找不到太多关于他的宣传资料。在2001年退休之际,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材料全部留给了团队及后来者,还把自己新育成的两个未来得及报奖的品种也一并留了下来。时隔19年后的2018年,88岁高龄的宁锟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平静地笑道:“我当时是快要退休的人了,就留给一同工作的年轻人吧,这对他们是一个激励,对我们的育种事业有好处啊。”
回忆起自己的育种生涯起始,老科学家用了一个词:“压力”。他说:“文革期间我一直蹲点,接受劳动锻炼和劳动教育,耽误了太长的时间。我是1976年开始搞小麦育种的,那时文革结束,科技界迎来了久盼的春天,但陕西小麦品种只有赵洪璋先生的‘碧蚂一号’等为数不多的一两个品种,我心里很急,也感到压力很大。”
宁锟投入了小麦育种研究的战场,一场接一场的努力,成果一个接一个面世。“陕农7859”等一系列小麦品种育成后很快投入生产,广受群众的欢迎。“我们尽了力了,给国家和人民有个交待了。”忆当年,宁锟笑得好不开怀。
“压力”何来?使命使然;尽职守责,当是家国情怀!
为了完成加代,一年中,他带领团队9月至来年元月守在杨凌,2月至5月远赴云南,5、6月至9月西征青海,妻子搞大豆也长年蹲点,三个孩子从小就入了托管所。“小时的记忆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在我们家,从来没有五一、六一、国庆这些节日概念,因为那时是父母最忙的时候。我们兄妹老说爸爸看小麦的眼神比看我们还专注!”女儿宁宇飞笑说。
2017年的一场手术严重影响了老科学家的记忆,他忘了自己育成了多少个品种、都获了什么奖,但却对品种的推广面积、产量却记忆准确,仍能脱口道出。
回忆起宗师赵洪璋院士,宁锟充满深情:“赵老师工作兢兢业业,看问题深入精辟。他经常指导我,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每到麦子成熟期,他就来到我们的试验地,指出品种的优缺点,应该怎么做。当年‘陕农7859’育出时,他评价说‘这个品种穗大、秆粗、籽粒饱满,不错!’给我鼓励很大。”
提起成就卓著却淡然名利,老科学家这样说:“在小麦育种界,我虽然做了些工作,但和赵洪璋老师等前辈比,还差得很远,所以太多的荣誉不敢当,也从不想。”
出生在江南鱼米之乡、奋斗在西北黄土高原,为中国老百姓奉献了一生的老科学家宁锟研究员,一如那株株麦穗,质朴无华却如此厚实丰盈。
“我敬重沉甸甸的麦穗,虽然丰盈饱满,头却垂得很低。
它的目光注视的永远是它脚下的土地,
它把内心的火热和骄傲都化成了金灿灿的麦穗,
外表却是一身沉静的绿色。”
这几行诗文,宛如宁锟研究员一生,也是一批默默奉献、耕耘不辍的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素喜面食的关中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吃面、种小偃”,这句朴实的顺口溜道出了农民对小偃系列小麦品种的情有独钟。在李振声的“小偃6号”等品种之后,他的传承者李璋研究员培育的“小偃22”再次受到群众的钟爱。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李璋研究员就在李振声院士带领下参加了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其遗传规律研究,并参与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抗倒、早熟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小偃”4号、5号、6号。80年代后,李璋研究员带领课题组继续新的攻关研究,把抗病、抗倒、提高结实率作为主攻方向,主持选育出“小偃107”“小偃168”“小偃22”“小偃15”“小偃128”等5个新品种,其中“小偃107”成为当时陕西省种植面积仅次于“小偃6号”的第二大小麦主栽品种,累计增产小麦3亿多公斤,199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成为继“小偃6号”之后又一标志性品种,从2000年以来连续18年为陕西省第一大主栽品种和省区试对照品种,是陕西省小麦第六次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年种植面积300-600万亩,它的选育与推广促进了陕西省和黄淮麦区小麦科技的发展和大面积生产水平的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还主持开展了大麦与小麦的远缘杂交研究,首次在国内获得了普通小麦作母本,二棱大麦作父本的杂种植株并获得回交后代和再生植株,此项研究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在中国染色体工程育种界,薛秀庄研究员可谓一名巾帼女将。原籍浙江温州的江南才女薛秀庄,196O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分配至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从此扎根西北黄土地30余年。
1978年以前薛秀庄女士主要从事小麦资源和小麦常规育种研究,她曾选育了“秦麦一号”等多个小麦良种。在选育“秦麦一号”时,虽然有孕在身,但她仍坚持田间播种、授粉、观察和记录等繁杂劳累的工作,为品种的育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搞好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体,她长期到农村蹲点,少则几月,多则一年,以致农村的农活她都样样精通。在生活上,农村的艰苦环境也未能吓倒她,光席炕她能睡,没有油和菜的饭她能吃。这段艰辛的磨炼铸就了她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坚忍不拔的品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薛秀庄总结了多年小麦遗传育种的经验,深刻认识到常规育种具有预见性差、周期长的弊端,遂决心探求一条新的育种方法。随后,她开始致力于小麦染色体工程和远缘杂交研究。天道酬勤,由她主持的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创制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创制出20个连续稳定自交结实的阿勃小麦缺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首次利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育成小麦新品种“陕麦8003”等一批优质品种和种质材料。1998年,这项研究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她还选育出了“陕麦150”“陕麦8007”等一批小麦品种,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编辑:0
终审:0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