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导师
合影留念
在本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期间,我校校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前往北校区专门为其导师赵洪璋院士敬献花篮。
许为钢博士早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考取我校赵洪璋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赵洪璋院士学习小麦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西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跟随赵洪璋院士继续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在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师从吴兆苏先生和盖钧镒院士完成了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科研工作至今。
在追忆赵老师时,许博士深情的说:“西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是我小麦事业的起点,是赵老师把我引进了小麦育种科研的殿堂,赵老师每次外出考察小麦回校后,都不是直接回家,而是首先去试验地察看试验、做记载,赵老师这种视小麦为生命的敬业精神一直鞭策和激励着自己,他独特的育种家思想和思维方式一直指导着我的工作。”
自1990年始,许为钢研究员就开始了优质多抗小麦育种研究工作,2001年育成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该品种已生产应用15年,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目前仍在河南中南部地区、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陕西关中地区以及湖北省推广种植,累计种植面积2.6亿亩,当前年种植面积仍超过1000万亩,该品种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许为钢研究团队又培育出一个高产、优质强筋类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2015年收获面积也超过了1000万亩,已被农业部连续两年推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现正在黄淮麦区迅速推广之中。
多年来,许为钢研究员和他的夫人胡琳研究员每次回到杨凌都必去给导师敬献花篮,以表达对恩师深深的缅怀,也寄托着对母校老师们培育之情的感激。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