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我校农学院张猛教授团队创制出“超高亚麻酸油料作物” ——基因编辑+双酶协同策略改写油料作物营养格局

作者:郭超         发布日期:2025-07-14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功开发出α-亚麻酸(ALA, 18:3)含量最高达69.5%的亚麻荠(Camelina sativa)新种质,创下油料作物ω-3脂肪酸含量的新纪录!该成果为解决人类膳食中ω-3/ω-6脂肪酸严重失衡问题提供了创新性方案。该研究第一作者为农学院博士生李娜,通讯作者为张猛教授。

image.png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炎症和癌症至关重要。现代植物油工业为延长保质期,普遍培育高油酸/低亚麻酸品种,导致膳食中ω-6/ω-3比例严重失调(典型饮食比例达15:1,远高于理想值1-4:1)。油料作物种子中亚麻酸合成需要Δ12-去饱和酶(FAD2)和Δ15-去饱和酶(FAD3)相继催化形成,然而,自该两种基因功能鉴定30余年来,其在亚麻酸改良上遇到了诸多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FAD2的转基因共抑制问题(Du等,2019)。为改善油料作物亚麻酸含量,该团队提出三重创新策略:1)双酶协同表达:引入经同义突变优化的拟南芥Δ12-去饱和酶基因AtFAD2sm(克服转基因沉默),叠加甘蓝型油菜Δ15-去饱和酶基因BnFAD3;2)时空精准调控:采用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haseolin)确保酶在种子发育期高效表达;3)阻断竞争通路:利用基因编辑敲除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阻止油酸(18:1)向超长链脂肪酸转化,使代谢流定向涌向ALA合成(前期研究证实此突变不影响作物生长)。相关研究策略见图1.

image.png

图1. 油料作物中改良亚麻酸的策略

该研究在全基因同义突变(FAD2sm)可以有效克服FAD2转基因共抑制的研究基础上,在拟南芥野生型上联合表达BnFAD3。在确定可行性后,进而在野生型亚麻荠中联合表达,将亚麻酸含量从30%提高到50%。进而在拟南芥fae1突变体中阻断脂肪酸延迟通路后,联合表达FAD2sm和BnFAD3,可以将亚麻酸含量从20%提高到50%。最后,在基因编辑的亚麻荠fae1突变体中,共表达AtFAD2sm+BnFAD3实现亚麻酸含量68.3%(OE 5-1株系),较野生型(31.1%)提升120%,较单过表达FAD3的对照(50%)提升39.4%(图2)。更为重要的是,亚麻酸含量稳定遗传至T4代,含量保持在65.1–69.5%,并且超高亚麻酸的积累没有影响种子含油量、千粒重和发芽率等农艺性状,该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并且可以将该方案应用于其油料作物亚麻酸的改良。该成果显著优于此前报道的亚麻荠ALA纪录(50%,Park et al. 2023)及油菜最高值(53%,Liu et al. 2024)。

image.png

图2. 在亚麻荠基因编辑突变体fae1中联合表达AtFAD2sm和BnFAD3的脂肪酸含量

这项研究完美诠释了代谢工程‘开源节流’策略——通过阻断竞争途径释放碳流,再以智能基因设计强化目标通路,为油料作物精准育种树立新标杆。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837和32400256)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pbi.70260


编辑:郭超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