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2010届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公告(23)

作者:         发布日期:2010-05-27     浏览次数:

     

答辩论文题目: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及抗旱减灾对策研究

研究生姓名:成敏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廖允成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和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光鑫副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14时30分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本文针对西北地区降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土壤侵蚀严重和农村经济贫穷落后的现状,结合已有的旱作节水、农田水土保持等单项技术,以“抗旱、减灾、增效”为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已有技术成果的分析、农户参与及示范等方法和手段,系统总结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度类型,并根据西北旱作农区现行农作制模式粮食生产能力、土地生产效率、抗旱能力、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应用BP神经网络对农作制优先序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抗旱减灾为主的农作制以及合理有效的抗旱减灾对策。结果表明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度的优先序为抗旱节水型农作制>粮草果畜复合制>特色产业(苹果)型农作制>粮棉(油)轮作制>小杂粮、草畜主导型农作制>两粮一肥型农作制>粮油豆草肥田制,从而为发展抗旱减灾农作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答辩论文题目:氮磷钾配施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生姓名:王胜男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廖允成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和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光鑫副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14时30分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氮、磷、钾是烤烟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研究烤烟生长的需肥规律并把它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配方施肥是实现优质高产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烤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减负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施肥习惯、施肥方式以及施肥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当地烤烟的产量、质量得不到提高甚至出现降低,因此科学合理地施肥是改善这种状况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于2008-2009两年分别在陕西省澄城、旬邑及洋县三地区开展烤烟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配比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以N、P2O5、K2O 施肥量为变量因子、烤烟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通过计算机对所建立的N、P2O5、K2O肥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进行优化;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施肥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按累计方差贡献率提取4个因子,得出不同试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烤烟不同施肥处理的13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加权关联度来对其评价,旨在为烤烟的合理配肥和陕西省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答辩论文题目:陕西旱作农区旱灾发生规律

研究生姓名:于玲玲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廖允成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和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光鑫副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14时30分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本文将陕西旱作农区划分为陕北北、陕北南、渭北、关中西和关中东五个研究区域(简称亚区),分析了陕西旱作农区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基于马尔科夫理论的原理,将各种致灾因素变化过程视作马尔科夫过程,分析了1990~2008年陕西旱作农区的旱灾结构变化,并以2008年陕西旱作农区的旱灾负荷系数作为初始向量,预测了今后10年的旱灾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不均且降水变幅大是本区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干旱灾害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大了旱灾发生的频度,水利设施落后也使干旱进一步加剧。针对陕西旱作农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抗旱减灾对策:(一)从宏观战略层次出发,确立与降水资源相适应的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种群。(二)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土壤耕作等技术措施。(三)研发与陕西旱作农区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适于不同降水年型的稳产性能高的新型农作制度及其技术体系。

 

 

 

 

 

 

 

答辩论文题目:沼肥对麦套棉群体土壤水分、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研究生姓名:李侠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廖允成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和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光鑫副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14时30分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施用沼肥可以促进小麦和棉花的生长、改善冬其产量结构,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小麦以施用45 000 kg•hm-2沼肥(A3)处理效果最好,单位产量达到6 101.2 kg•hm-2,比对照高出22.2 %;棉花以施用30 000 kg•hm-2(B2)处理最好,单位籽棉产量达到3 570.86 kg•hm-2,单位皮棉产量达到1 398.84 kg•hm-2,分别比对照高出14.32 %和16.17 %;同时,施用沼肥后可以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2 %~15.14 %,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85 %~13.08 %。研究表明,在关中地区减量化肥、增施沼肥的施肥方式既可增产,又可促进农村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对该地区及条件类似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辩论文题目:基施与叶面喷施钾肥对烤烟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研究生姓名:孙虎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廖允成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何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广鑫副教授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下午14:30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中国所产烟叶与世界优质烟生产国家的烟叶在质量上尚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烟叶含钾量过低。本文针对我国烤烟生产中钾肥利用率不高、烟叶含钾量较低的突出问题,以秦烟96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对钾肥基施与叶面喷施钾肥的定量调控,测定烟草各生长段上、中、下各层叶片中含钾量的变化,以烟叶含钾量和烟草的综合品质为指标,探讨了两种施钾方法单独与综合使用的效果,以期得出更佳的基肥与叶面施肥方案,并为烟叶钾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答辩论文题目: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辣椒复合群体

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研究生姓名:黄灵丹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温晓霞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贾志宽教授

委员:杨改河教授 李军教授 张保军教授 和文祥副教授

秘书:任光鑫副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6日14时30分

答辩地点: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本文以冬小麦/辣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牛粪、菌渣和沼液)三种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20~4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低于0~20cm土层的。对于三种有机肥来说,施牛粪对土壤全磷、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沼液,最后为菌渣;以处理Ⅰ(牛粪翻施)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增加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处理Ⅲ(沼液翻施)。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冬小麦旗叶和辣椒叶片的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处理Ⅰ、Ⅲ分别比对照增产22.40%、20.60%;处理Ⅰ(牛粪翻施)对辣椒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Ⅲ(沼液翻施),与对照相比,产量分别增产66.55%和58.44%。此研究对农业资源合理应用,为关中灌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