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生专业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合作指导教师 | 论文题目 |
1 | 农学 | 李傲 | 宋银 | 马铃薯StEDR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 |
2 | 农学 | 张昊 | 岳红 | 小麦根际微生物的耐旱筛选及合成菌群提高小麦耐旱性研究 | |
3 | 农学 | 杜姚瑶 | 韩新辉 | 农田退耕还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
4 | 农卓 | 杜睿 | 张超 | ABA代谢关键基因NCED在主要作物中的比较分析 | |
5 | 农学 | 雷欣月 | 高金锋 | 除草剂与安全剂配施对普通荞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
6 | 农学 | 李熙然 | 孟玉玲 | 小G蛋白NbROPs参与寄生疫霉效应蛋白PpE4介导的免疫机制研究 | |
7 | 农学 | 王茹 | 邰欢欢 | 禾谷镰孢菌拮抗菌株WT39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潜力研究 | |
8 | 农学 | 周继腾 | 单卫星 | 脂筏蛋白Flot-1介导的非网格蛋白内吞作用参与效应蛋白激发的植物免疫机制研究 | |
9 | 农学 | 周宴伊 | 韩新辉 | 关中平原粮食生产区农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10 | 农学 | 石道银 | 杨璞 | 谷子RIL群体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 |
11 | 农学 | 张茜 | 汪勇 | 小麦木栓质调控基因TaMYB9-7A的筛选与鉴定 | |
12 | 农学 | 冯文璇 | 毛虎德 | TaVOZ1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功能研究 | |
13 | 农卓 | 王涛 | 冯永忠 | 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
14 | 农学 | 格桑曲珍 | 韩新辉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
15 | 农学 | 魏联军 | 张鹏 | 不同施肥对马铃薯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 | |
16 | 农学 | 张子骏 | 高金锋 | 氮磷配施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
17 | 农学 | 刘镇宇 | 李海峰 | 小麦DEG1突变体和过表达株系基因型鉴定、粒型和种子萌发分析 | |
18 | 农学 | 张云飞 | 冯永忠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坡沟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固持能力的影响 | |
19 | 农学 | 熊子乐 | 许盛宝 | 小麦Tagsk3突变体的基因型鉴定及表型观察 | |
20 | 农学 | 杨雨晨 | 黄镇 | 甘蓝型油菜抗寒种质资源鉴定与抗寒指标的筛选 | |
21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张雅茹 | 韩娟 | 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农田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 |
22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林汇源 | 李停栋 | 小麦DUF22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胁迫下表达特性分析 | |
23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张启赢 | 陈明训 | 郭媛 | 甘蓝型油菜BnAP2基因编辑材料的鉴定和性状评价 |
24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靳宇 | 王瑞 |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预测 | |
25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程木子 | 韩德俊 | 曾庆东 | 小麦响应条锈菌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买雪妮 | 宋银 | 马铃薯StRTP5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 |
27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南宇帆 | 杨琴 | 玉米抗茎腐病位点qGSR6.05效应验证与精细定位 | |
28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张紫阳 | 韩德俊 | 曾庆东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挖掘小麦赤霉病抗扩展基因 |
29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梁楠楠 | 徐淑兔 | 干旱胁迫下玉米绿叶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
30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张忠 | 刘杨 | 施氮量和种植方式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
31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王菲 | 杨明明 | TaHsp90-2B参与小麦耐热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 |
32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马睿泽 | 孟玉玲 | 马铃薯受体蛋白StRP7介导晚疫病抗性的机制研究 | |
33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李思琦 | 王晓娇 | 深共熔溶剂提取苹果枝木质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