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学术交流
 

关于举办农学院研究生“稷星”论坛系列报告(二十九)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0-28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16:00-18:00

报告地点:钉钉会议(线上)

报告题目1:窄卷叶基因DNL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报告人:乔磊

报告人简介:乔磊,女,农学院2019级作物学博士,中共党员,导师李海峰教授、李文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稻中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

报告摘要: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窄卷叶作为水稻育种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为选育水稻优良品种及丰富种质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已建立的水稻突变体库,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定位到了一个窄卷叶等位基因DNL1,序列分析表明DNL1编码纤维素合成蛋白D4(OsCSLD4),在dnl1突变体中,第二外显子区域的点突变(C-T)导致DNL1基因功能丧失,其突变体表现为叶片窄化并且卷曲,植株矮化,根系缩短,分蘖数增加等表型。在dnl1突变体中泡状细胞减小、叶脉数量减少以及茎中细胞面积和长度减少,这些都是导致突变表型的细胞组织学原因。并且对DNL1进行了表达分析,进化分析,以及基于RNA-seq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等,结果表明 NCL1/OsCSLD4 基因在调节叶片形状和水稻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报告题目2:集雨补灌:基于8年定位试验证实的半干旱地区冬小麦节水稳产模式

报告人:张春

报告人简介:张春,女,农学院2018级作物学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导师贾志宽教授,目前以第一作者在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发表论文1篇,主要研究方向是旱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机制。

报告摘要:在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RFRH)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旱地作物生产力。为了显著减少灌溉农田的灌水用量,将RFRH与补充灌溉相结合,在中国西北宁南旱区连续8年(2012–2020年)开展了冬小麦大田沟垄集雨补灌试验。试验以畦灌为对照,并在冬小麦生长期设置灌水1次(冬小麦拔节–抽穗期)和灌水2次(冬小麦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灌水模式,集雨补灌和畦灌每次的灌溉量分别为375 m3 ha–1(畦灌量的50%)和750 m3 ha–1。研究结果表明,集雨补灌较对应畦灌生育前期土壤蓄水量更高;显著降低ET;提高净光合速率、WUE和IWUE。此外,集雨补灌的相对稳产效应明显,虽然减少50%的灌水量,但是产量与畦灌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集雨补灌可以作为一种大幅降低灌溉用水的技术途径在半干旱及半湿润区应用。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农学院         

2021年10月28日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