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廖允成
首页» 专家人才
廖允成
2009-12-02          点击:

1. 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出生年月、目前职称职务、教育背景、学术兼职等)
廖允成,男,1969年12月生,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199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199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迄今。199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1月至7月在新西兰林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分委会主席。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十四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西北农业学报》主编,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2. 研究方向
农作制度、农业生态。
3. 开设课程
长期致力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本科生《农业生态学》、《耕作学》、《农业概论》等课程教学,为博、硕士研究生讲授《作物学进展》、《高级耕作学》、《高级生态学》等课程。
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研究生5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12名。
4. 学术成果(省级以上)
1992年至今,一直致力于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实践。先后参加国家“八五”“九五”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课题“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海原)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农业部跨越计划“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机械化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中试与示范”等课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西北旱区降水资源化及降水生产潜力增进技术(30070439)”“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覆盖微集水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30300213)”“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多熟种植模式耗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潜力研究(30671227)”“黄土高原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分养分效应及模式研究(30871492)”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与优化模式”,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环境变化机理及技术体系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中平原农田循环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型农作制关键技术集成及模式示范”以及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烟草施肥专家系统”等课题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旱作麦田碳水通量特征及耦合机制(31171506)”“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耕种过程碳氮排放机理及调控(31071375)”,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及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研究工作。
2001年“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级证书),“宁南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研究”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2003年“旱作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7完成人);2007年“宁南旱作农区集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研究”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2011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2年“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完成人)。
近年来,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Field Crops Research》《PLoS On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教材)5部,参编著作(教材)10余部。编著出版的《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获2004年第12届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注重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1999年“强化旱作农业教学的耕作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完成人);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任副主编的《农作学》获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负责的农学专业被教育部和陕西省确定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的“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和陕西省确定为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的《农业生态学》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的《农业概论》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主编出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生态学》;主持完成的“面向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1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主持完成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多元贯通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获2012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宝钢优秀教师奖”。
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82990(办)
Email: yunchengliao@163.com,yunchengliao@nwsuaf.edu.cn,
 
 
(更新于2013年9月3日)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05-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学院地址:中国·杨凌渭惠路3号 邮编:712100
综合办公室 029-87082845 招生办电话:029-87082845
主管领导:惠安堂 网管员:廖代卿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