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农学院2009届毕业研究生毕业答辩公告第 三 号

作者:         发布日期:2009-06-04     浏览次数:

     

答辩论文题目: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研究生姓名:殷贵鸿

研究生类别:博士研究生

指 导 教 师:王辉 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郭蔼光 教授

委员:张改生">张改生教授、程智慧教授、陈耀锋">陈耀锋教授、吉万全教授

秘书: 李向拓 博士

答辩时间: 200965 1600

答辩地点:农学院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分别是由小麦条锈菌白粉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生产发展。自从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32和白粉菌强毒力小种E20出现以后,国内大部分品种都已丧失了抗性。因此,挖掘不同类型的抗病基因,加大开发和应用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抗病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对于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RGAP标记技术筛选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二是对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济麦22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为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1711RGAResistance gene analog, RGA,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引物组合对黄淮麦区骨干亲本8425B与中国春杂交F2522个单株进行抗病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筛选到RGAP标记Xrga-1YrZH84紧密连锁,遗传距离0.8 cM 经挖胶回收,克隆测序,RGA片段长度为343 bpBLAST分析表明,该RGA序列与已克隆的大麦抗秆锈病基因Rpg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与大麦抗白粉病基因Mla家族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 这些研究结果对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YrZH84基因克隆有重要作用。

2用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两侧紧密连锁的RGAP标记Xrga-10.8 cM)和SSR标记Xcfa2040-7B1.4 cM检测周8425B48个衍生品种和黄淮麦区的9个主推品种,建立了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YrZH84分子检测体系,可用于抗条锈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聚合多个抗病基因,提高品种的持久抗性。

3用白粉菌强毒力小种E20对济麦22与感病亲本中国春杂交群体的228F2抗、感分离单株和99F23家系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分析表明,济麦22携带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暂命名为PmJM22 运用SSREST标记技术及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将其定位2BL染色体上,与距其最近的SSR标记Xwmc149-2BEST标记CD490485-2B遗传距离分别为7.7 cM18.7 cM分析2BL上其它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染色体位置和抗性反应,表明PmJM22Pm6Pm26Pm33MlZec1都不相同,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抗病基因。

4、用白粉菌强毒力小种E20接种鉴定2008-2009年度黄淮麦区预备试验的79份小麦新品种、2份对照品种以及黄淮麦区7个主推品种。结果表明,79份小麦新品种中,对E20表现抗病的新品种有4个,占5.1%;对E20表现感病的品种75个,占94.9%系谱分析表明,黄淮麦区新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基因单一,是导致这些品种白粉病抗性差的主要原因。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