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论文题目:宁南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土壤和作物效应
研究生姓名:侯贤清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韩清芳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保军 教授
委员:李 军 教授
李世清 教授
廖允成 教授
海江波 副教授
答辩秘书:丁瑞霞 博士
答辩时间:2009年6月15日
答辩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试验在宁南设计了坡地等高条带休闲轮种和平地夏闲期不同耕作措施两种技术方案,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使土壤各级水稳定团聚体增加;同时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变化影响较小,而0~40cm的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有显著的提高;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2.带状种植有效降低坡地土壤水分的损失,经过雨季对土壤的蓄水保墒,土壤贮水量增加较为明显。尤其种植处理进入第2年冬小麦生育期,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1,为后茬作物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墒情。同时条带轮种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因暴雨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和表层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对坡地农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不同耕作方式深松和传统翻耕在夏闲期地对降雨蓄水保墒效应明显,同时又明显改善了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水分的状况。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使植株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而作物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作物光合速率也明显增加、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提高了叶片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条带种植改善了作物间的通风,增加了空气流通和CO2浓度、降低午间冠层温度,大大提高了植物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带状休闲轮种能增加谷子产量,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可提高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大大提高作物的籽粒产量,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具有一致性。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