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依托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作者:海江波 冯永忠         发布日期:2016-06-03     浏览次数:

     

作物学学科是我院1932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建时的主导学科之一,学科历史积淀厚重,经过84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学科优势和旱区农业理论与技术研究为的学科特色,并在作物学科理论创新研究、技术体系集成研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和重要成果。近些年来,学院依托作物学科优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旱作农业瓶颈,积极创新技术服务模式,主动参与地方农业发展,献策建言,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效显著。

1.创立“西农模式”,构建“三站链合”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破解良种、良法等先进技术走进农田的“最后一公里”农业推广难题,作物学科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即“西农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西农模式”日趋完善和成熟。2014年,学校向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提出了以“西农模式”为基础,建立了以“产业中心地带的核心试验站、不同生态区的区域示范站、生产一线的技术推广站”为主的“三站链合”技术推广新体系。该体系进一步增进了地方科研院所、农技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度,构建了层次更加清晰、机制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强大的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了“西农模式”的升级换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该体系框架下,学校依托作物学科建立了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站、榆林马铃薯试验站、延安小杂粮试验站、西乡油菜试验站、河南荥阳小麦试验示范站等5个试验站。与地方政府、农技部门、种子企业合作,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建立了28个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园);在陕西、甘肃、山西等建立了10个玉米新品种示范园;在陕西、安徽、江苏、甘肃等建立了10个油菜新品种示范园。

近三年来,各试验示范站(基地)聚集专家70多名,开展各类试验研究50多项,争取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经费2500多万元,先后选育审定品种47个,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依托试验站(基地),开展了小麦品种西农979、西农318、普冰151、小偃22,玉米品种陕单609,油菜品种陕油16、陕油0913和陕油107等粮食作物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发挥试验站人才培养功能,累计完成了3500余名本科学生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150余名研究生毕业论文,承担不同层次技术培训310余场(次),培训各级技术干部、示范户、种植能手5600余名,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2.聚焦粮安,心怀三农,“西农979小麦品种推广之路

小麦品种培育是我校作物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培育的小麦品种在黄淮麦区发挥着引领作用,其中小麦品种“西农979”就是当前的典范。

小麦品种“西农979”是中宣部“时代先锋”称号获得者、2015年度“中国好人榜”入选者、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教授精心选育的,是我校作物学科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该品种在遗传上实现了“优质”、“高产”、“冬性”、“早熟”等性状的良好结合,连续七年被农业部推介为黄淮海地区主栽品种,已成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第三大主栽品种,填补了黄淮麦区优质早熟抗寒高产品种的空缺,也在常规育种理论上实践了“常规优化育种技术”,为小麦育种目标多元化的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为了充分发挥“西农979”增产增效作用,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密切合作,设立专项推广经费,带领专家先后在小麦主产区域建立了25个“西农979”示范园。四年来累计推广6000万亩以上,年均种植面积在1200-1600万亩,生产优质小麦240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0多亿元。并在陕西关中麦区形成了500万亩优质麦产业带,在以河南驻马店和南阳为代表的黄淮南部大面积推广种植,实现小麦产量特别是品质大幅改善,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生产基地。因此,“西农979”也被中粮、豫粮等大型粮食企业和面粉企业作为优质麦收储、加工的首选品种和产销订单品种。该品种的示范推广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农979”的成功选育和推广,集中展现了我校作物学在基础理论研究、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品种示范推广的协同发展和“产业链合”技术推广服务模式的先进性,堪称作物学科在理论创新、品种选育、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光辉典范。

3.聚焦旱区农业问题,提升旱区农业科技水平,促进旱区农业发展

干旱缺水是北方旱区常发性自然灾害,对旱地粮食生产影响最大,耐旱作物品种选育和有限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是应对干旱的重大技术选择。本学科立足西北旱作农区,以解决旱区农田水分亏缺和抗旱耐旱品种选育为突破口,以基础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形成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构建了富有特色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提升旱区农业科技水平,促进旱区农业发展。

在旱作农业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方面,本学科以陕甘宁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为研究区域,长期开展了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节水型种植业结构调整、黄土高原旱地水分生产力等旱作农业关键问题研究,率先提出了地膜秋覆盖保水种植技术、垄膜沟播集雨种植技术、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机肥扩蓄增容技术等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了旱地覆盖栽培土壤水温调控效应及增产机理,探明了旱地土壤轮耕与土壤培肥措施下土壤理化特性的演变规律,完成了一批集抗旱品种、覆盖栽培、肥料配施、农技农艺配套的旱作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成为我国旱作农业技术研究的发源地。

在耐旱作物品种选育方面,先后育成了小麦品种西农928、西农794、西农189、西农822、普冰143、普冰151、陕麦150等;玉米品种陕单 911、陕单609、陕单226等;杂粮品种甜荞、糜子、绿豆、芸豆、豌豆等品种32个;鉴选了彩色马铃薯系列新品系,这些旱地农作物品种(系)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典型旱作农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旱作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联动,并与当地科研机构、农技部门、农业企业紧密结合,先后在陕北榆林和延安,渭北乾县、永寿、合阳,宁夏彭阳,甘肃庆阳、平凉等地建立了各类旱地农作物品种选育、旱作农业技术试验和示范推广基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000余万亩,增产粮食近100万吨,累计经济效益20余亿元。

4.发挥学科优势,把脉农业发展态势,决策农业发展政策大计

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发展决策咨询是本学科服务社会主要责任之一,也是本学科专家服务社会的光荣传统。目前,本学科中多人担任重要学术和社会兼职,他们通过出版专著、参加国家、地方各级部门的重大活动,积极为国家和地方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如孙其信教授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府科学家顾问团成员、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杨改河教授、鲁向平研究员任西藏、陕西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贾志宽教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专家;廖允成教授、杨改河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张保军教授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广泛采纳应用,成为了指导国家农业政策方针制订的重要依据。

学校老一辈农学人的杰出代表沈煜清教授,开创我国农业区划之先河,献计献策国家农业发展,1979年他参加“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工作时,提出了“我国各种农业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甚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资源掠夺性经营,破坏生态平衡,形成恶性循环”的观点,引起了中央的重视,被“十三大”报告采纳。

王立祥教授、廖允成教授主编《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书中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观点被国家“十三五”规划采纳,上升为国家战略行为。贾志宽教授等参与的《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规划》已经纳入国家战略,成为“十三五”及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杨改河教授主持完成青海海东、甘肃临夏、陕西宝鸡、西咸新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县级农业发展咨询规划,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2015年1月22日,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新浪网、腾讯网6家网站发起了“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鲁向平教授提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部分建议,被作为重点内容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编辑:0

终审:0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