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首页»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概况
 

何一哲

作者:         发布日期:2017-10-24     浏览次数:

     

  1. 基本信息

  何一哲,男,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系、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要从事小麦远缘杂交遗传育种和秦巴山区生物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等项工作;1991年6月任助理研究员,1997年1月聘任为副研究员。1999年9月合并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01年3月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在职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7月结业。2000年9月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注册成立“杨凌益康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任该所所长至今。 现为陕西省遗传学会、陕西省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微量元素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

  2. 研究方向

  特异质小麦营养功能育种;小麦远缘杂交遗传育种。

  3. 开设课程

  自2012年春季开始为农学院农学、植科两专业本科学生讲授《植物安全生产与绿色食品》课程。

  曾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2013年招录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

  4. 学术成果(省级以上)

  工作28年来,参加育成了“小偃107”、“小偃22”、“小偃15”等“小偃麦”系列新品种;在参加“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项目中,完成了对所获杂种及其回交后代染色体鉴定分析;在商洛山区连续蹲点16年,提出了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贫困山区应发展“生物农业”的新理论;主持的“小麦抗逆育种研究”课题培育筛选出了多种类型的抗逆抗病、稳产高产新品种(系),特别是“小偃15”近年来已成为商洛山区主栽骨干品种,实现了该区小麦品种的第六次更新换代,“抗逆抗病型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  小偃15”于2010年1月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组建特异质小麦育种与开发利用课题组以来,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营养功能育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本校重点科研项目、唐仲英育种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主持育成了具有“高铁锌、高钾低钠、低脂肪、高谷氨酸”等特性的黑小麦“秦黑1号”(血麦),其关键育种技术“一种高铁锌小麦的育种方法”于2009年6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专利号:ZL.200610041972.0);并育成“秦黑”系列紫粒、蓝粒等彩粒小麦新优品系7个。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的“秦黑”、“血麦”、“雪麦”等五大类13个商标现已有6个商标获正式注册授权。

  主持育成的国内第一个蓝白小麦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小偃9号”(雪麦)不仅高产稳产、优质强筋,且具有天然高白度的突出特点,为抑制面粉增白剂、增筋剂的滥用提供了种源条件。现该品系已完成了陕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进入国家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预备试验;群众自发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以上。

  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均为第7完成人),二等奖3项(分别为第6、第10、第24完成人),三等奖2项;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6篇,核心期刊论文40篇以上)。

  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82917

  Email:  heyizhe@163.com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