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平台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介绍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9-13     浏览次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是2017年6月13日在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的学术研究中心。

一、研究国别

主要为毛里求斯、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摩洛哥、马拉维。

二、研究对象

    开展非洲资源与农业发展研究工作。

三、研究领域

1.非洲资源状态评价与资源信息管理;

2.非洲资源(特别是农业物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

3.发达国家及新经济体在非洲的资源战略与发展重点;

4.非洲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贸合作;

5.非洲农业发展及减贫途径;

6.非洲行动计划效应评价。

四、工作基础

1.合作研究方面

    主动承担中非科技合作研究项目,完成了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非洲干旱地区预警机制及适应性技术研究任务,完成了埃及玉米抗旱品种选育与抗旱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完成了埃及小麦抗旱品种选育技术与品种示范项目,完成了非洲地区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合作、开发与示范项目,完成了埃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2.人才培养方面

    先后派遣了机电学院杨青教授,园艺学院巩振辉教授,农学专家刘孟军、路阳明、海江波,林学专家杨吉安等参与了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工作,为埃塞俄比亚的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任外交部部长钱其琛访问埃塞俄比亚时高度肯定了学校教师援教工作。原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赞扬了学校教师在教材建设所做努力。

    招收非洲留学生,培养农学专业本科生5名,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35名,非洲留学生已经在不同国别的农业管理、科学研究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派遣了8名志愿者和研究生前往非洲国家开展交流工作,成为了既懂农业又了解非洲的人才,成为国内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3.技术支撑与咨政服务方面

     完成了中国援助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技术援助任务。完成了中国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技术援助任务。完成了陕西省农垦集团、陕西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可行性论证。完成了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科摩罗香草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完成了杨凌憨憨彩蛋有限公司吉布提养殖农场项目可行性论证。完成了陕西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委托的科特迪瓦万头牛场项目可行性项目论证。完成了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喀麦隆农业项目考核评估工作。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喀麦隆农业部部长芒耶对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农业企业充分肯定了学校所给予的技术支撑。

4.科技培训方面

    承接了农业部外经中心、商务部国际司、陕西省农业厅、商务厅、杨凌示范区国际局各类非洲国家访问16次,开展专题培训22场,培训人数达到350余名。

五、中心定位与目标

1.中心定位

    国家制订非洲农业政策的咨政智库;国家开展非洲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的技术平台;深度研究非洲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学术中心;国家培养从事非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中非经贸合作与科技转化的桥梁。

2.发展目标

    (一)发挥中心在资源管理以及旱作农业研究领域的优势,持续追踪全面掌握国内、国外相关领域的动态和趋势,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勘查工作,高度关注非洲国家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政策方向,敏锐观察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新兴经济体在非洲战略布局及合作方向,全面切入非洲发展问题研究,凝炼特色、提升水平,把非洲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富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中心。

    (二)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建设优质共享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非洲留学生培养水平,增大向非洲派遣研究生力度,积极与非洲国家孔子学院、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大学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既懂农业科技又懂非洲国情的研究队伍。

    (三)加强与非洲智库、研究机构、NGO以及国际组织合作,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为国家和农业企业提供非洲农业咨政服务,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实现非洲农业发展,最终成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

六、研究团队

(一)专职研究人员

1.海江波:农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农学院副院长及中国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主任,现任斗口小麦玉米综合试验示范站站长,农业标准和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科摩罗、南非等国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现主要从事农业规划设计、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推广理论研究工作。

2.强百发: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从事国际教育管理工作。从事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同时,对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管理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一定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的方面的学术论文30多篇。

3.郭占锋: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英国)国际行动援助组织中国办公室国际发展项目和发展政策研究协调员,在印度(英国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印度办公室)、利比里亚大学农林学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村社会学、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农业科技传播、农村社会工作等研究工作。

4.张小燕:农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铃薯、燕麦遗传育种工作,曾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科学系学习,2009-2010年在津巴布韦农业部开展援非工作,参加了津巴布韦农业生产评估、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开放日、撰写津巴布韦国别报告等活动,撰写了国别报告。

5.张仁和: 农学博士学位,曾任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先后到埃及农业研究中心做技术指导与培训,日本家畜改良中心做研修员,美国普渡大学农学院任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副站长。

6. 路海东: 农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主要致力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研究。先后2次赴埃及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开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合作与交流。 2015年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开展玉米高效生产技术访问学习。

(二)特聘研究人员

1.于子桥(George T.Yu):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政治科学荣休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右任书院院长,一致从事非洲问题研究工作,曾多次到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莱索托、马拉维、博茨瓦纳等国考察和访问,著有《中国与坦桑尼亚:合作交往关系研究》、《中国的非洲政策:坦桑尼亚研究》、《苏联与非洲:中国的冲击》等著作。

2.陈华林:1982年1月在四川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曾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CSIRO)园艺分部任访问学者。香港罗保投资有限公司WEPCO(尼日利业)公司任厂长助理。重庆市果树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重庆皇田农业股份公司技术经理、副研究员。重庆市恒河果业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观赏园艺学科研究员,2009年至今,在坦桑尼亚作为高级专家参加农业援非项目工作,任坦桑尼亚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组组长。

3.彭大军: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副研究员,2001年至今,一直参与中国—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工作,随后担任中国—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协调官,对尼罗河流域上游国家的农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具有独到见解,特别是为农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4.BISCENE A NGON H(拜塞尼): 农学硕士,喀麦隆农业和乡村发展部职员,现任中国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喀方副主任,主要从事玉米、木薯品种改良与推广工作,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领域有所建树。

七、咨政成果

在开展非洲研究工作中,中心专家形成了以下咨政成果:

1.中国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行方案。上呈商务部、农业部、中国驻喀麦隆大使馆经参处、喀麦隆农业部、陕西省海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了中国援助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

2.科摩罗香草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上呈给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馆经参处、商务部、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完成了商务部委托的科摩罗农业项目可行性论证。

3.津巴布韦农业区域规划报告,上呈津巴布韦农业部,完成了津巴布韦农业规划设计任务。

4.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技术方案。上呈商务部、农业部、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忠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执行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技术服务。

5. 埃及农业科技发展报告。上呈给农业部,执行了中北非国家农业资源信息搜集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6.中国援助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培训方案。上呈商务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国援助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培训任务。

7.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农作制调查研究报告。上呈给科技部,完成了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组织的《南南合作非洲水行动计划》项目。

八、中心名称与联系方式

1.中心中文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2.中心英文名称:CENTER FOR STUDIES AFRICAN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3.中心传真电话:0086-29-87082311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