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科研推广
 

西棉1号棉花新品种

作者:         发布日期:2005-10-22     浏览次数:

        一、品种来源
  西棉1号(原陕236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陕棉4080大田中发现的自然变异,经在枯、黄萎病圃,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2005年3月7日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二、品种简介
  西棉1号2002—2003年参加陕西省区试,鉴定结果如下:
  1.丰产性好。两年十点次区试平均结果皮棉亩产98.40公斤,比对照33B增产16.80%;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亩产86.50公斤,比对照33B增产32.90%。
  2.抗病性突出。省区试连续三年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枯萎病指5.05(对照33B6.19),黄萎病指12.82(对照33B为15.61)。枯、黄萎病达到抗性级别水平,抗病性明显优于对照。
  3.纤维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纤维长度29.8毫米,整齐度84.5%,比强度29.3厘牛/特克斯,伸长度7.0%,马克隆值4.2,反射率77.9%,黄度7.7。达到国家“十五”棉花育种攻关指标,符合纺织工业要求,与对照33B相当。
  西棉1号全生育期138天,为中早熟品种。植株中等偏高较松散,株高90—110cm,茎秆较韧。第一果枝着生节位较低(16—20cm),果枝上仰,夹角大,植株塔型。叶片中等大小,缺痕深,叶色绿。铃重5.1克,衣分39.6%,种子灰白色,籽指10.5克,植株生长势强,抗棉铃虫,耐旱、耐盐碱,对缩节胺反应中等,结铃性强,脱落率低,吐絮畅。
  综上所述,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抗病性优于对照,适宜我省关中棉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三、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地区及栽培方式:适宜于陕西关中棉区种植,春播与麦棉套种均可种植。
  播期:省东4月5日—4月10日,省中4月10日—4月15日。
  播种与密度:带水开沟点播,播后地膜覆盖,密度3500株/亩左右。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种子硫酸脱绒与种衣剂包衣。
  施肥:氮、磷肥结合,重施磷肥、底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铃期及时追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防虫: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等,棉铃虫大发生年份,三代仍需喷药防治。
  防病:不需化学防治病害。
  灌水:花铃期遇天旱气候,应及时灌水。
  化控: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轻量喷缩节胺,用量分别为1、2、1克/亩。
  整枝:抹裤腿时抹去基部第一果枝。
  四、适宜地区
  陕西省关中棉区及同类生态区。
  联系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棉花研究所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渭惠路3号
  联 系 人:邢宏宜
  联系电话:029-87082045  13609259089
  邮政编码:712100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