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农事操作》课程教学大纲
首页» 本科生培养» 课程建设» 课程大纲
《农事操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5-11-21          点击:   

英文名称:Farming  practices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实践环节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学生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阶段,根据季节特点,有计划地组织若干农事操作,让学生亲自参加农事操作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
任务:
通过农事操作实践锻炼,要求学生获得参加生产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专业课程发展的需要,为以后科研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
3.适应专业:农学、种子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
分两个学期,根据田间作物生长季节特点,有计划地组织若干农事操作8-10次,每一学期4-5次。
总学分:4
5.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张保军主编.农事操作教学指导书.西北农业大学(校内教材),1990.
2.金文林主编.农事学实践教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
1.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王树安主编.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作物栽培教研组编.作物栽培学. 校内教材,2001.
4.蒋纪云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校内教材,1990.
5.蒋纪云主编.作物栽培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6.余松烈主编.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1)现场讲述  结合专业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实践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方法。
(2)实践操作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结合讲述进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载,分析整理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环节的初步能力。
8.考核方式:
从学生操作情况、学生出勤情况、实习报告等方面考核,各占成绩的40%、30%、30%。
9.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
不定点、不定时参加大田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一般的农时季节;
(2)掌握一般大田作物的栽培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小麦的播种到成熟的栽培管理办法;
(4)正确理解各主要农作物的植物学特征和一般的收获方法;
(5)领会主要农作物的田间考种方法。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熟练应用农事方法对小麦进行从种到收的管理;
(2)能对一般大田作物进行考种;
(3)具备一般的科研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各章、节基本内容,用※标注为选学内容)

实验一  小麦苗情诊断与管理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小麦苗情诊断的方法及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
2.小麦分蘖的数量测定,即测算每亩的分蘖数量。
(二) 主要内容
1.通过观察植株的长势和长相,大概目测判断小麦的三类苗相,即壮苗、中等苗和弱苗,并根据苗相来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2.测算小麦的亩分蘖数。
(三) 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二  麦田主要病虫害及其管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田间实际观察,调查掌握麦田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通过观察,了解麦田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掌握小麦害虫的防治方法。
(二)主要内容
1.主要病害类型,麦田受害症状及其防治。
2.主要虫害类型,麦田受害症状及其防治。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三  小麦田间测产的理论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亲自在田间测产量,掌握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测产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田间测产的理论)。
2.小麦测产方法从。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四  小宗粮豆作物形态观察与类型识别
(一)实验目的
认识和鉴别小宗粮豆作物。
(二)主要内容
芸豆、谷子、高粱、糜子、荞麦等作物的识别。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五  小麦拔节期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措施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熟悉小麦拔节——抽穗这一时期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与之相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环节。
(二)主要内容
1. 拔节期生育特征。
2. 拔节——抽穗期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六  荞麦植物学特性及产量构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乔麦的生产意义。
2、初步认识荞麦植物学特性。
3、掌握荞麦的产量构成因素。
(二)主要内容
1.荞麦的作用及生产意义。
2.荞麦的植物学特性。
3.荞麦的产量构成因素。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七  绿豆和小豆植物学性状观察及其经济性状的调查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绿豆、小豆植株的形态特征。
2、掌握绿豆、小豆经济性状的调查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绿豆、小豆植株的形态特征。
2.绿豆、小豆的经济产量构成因素。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八  小麦的播种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讲解的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小麦播种前的整地、施肥、播种各环节的方法和技术。
(二)主要内容
1.整地。
2.种子精选。
3.合理施肥。
4. 播种。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九  甘薯的育苗移栽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甘薯育苗移栽的一般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甘薯的育苗。
2. 甘薯的移栽。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十  农作物标本区作物识别
(一)实验目的
熟悉各种农作物的形态特征,对各种作物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主要内容
1.粮食作物:①禾谷类作物  ②豆类作物  ③薯芋类作物。
2.经济作物:④纤维作物  ⑤油料作物  ⑥糖类作物  ⑦其他作物,如烟草、茶叶、啤酒花等。
3.饲料和绿肥作物:⑧如苜蓿、黑麦草、小荆等。
4.药用作物:⑨如三七、天麻、人参、甘草等。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十一  棉花的植物学特征及田间管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棉花的一般植物学特征。
2、了解棉花的四种类型。
3、了解棉花的田间一般管理。
(二)主要内容
1.棉花的一般植物学特征。
2.棉花的四种类型。
3.棉花的田间管理(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主要为吐絮期田间管理。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十二  玉米植株形态观察与类型识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玉米形态,掌握形态特征
2、了解玉米的九种类型
(二)主要内容
1.玉米植株形态。
2. 玉米植株类型观察。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实验十三  甘薯的收获与贮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甘薯收获的方法。
2、了解甘薯贮藏的原理与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甘薯的收获。
2. 甘薯贮藏。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区。
四、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小麦苗情诊断与管理

 

 

 

 

 

麦田主要病虫害及其管理

 

 

 

 

 

小麦田间测产的理论与方法

 

 

 

 

 

小宗粮豆作物形态观察与类型识别

 

 

 

 

 

小麦拔节期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措施

 

 

 

 

 

荞麦植物学特性及产量构成

 

 

 

 

 

绿豆植物学性状观察及其经济性状的调查

 

 

 

 

 

小豆植物学性状观察及其经济性状的调查

 

 

 

 

 

小麦的播种

 

 

 

 

 

甘薯的育苗移栽

 

 

 

 

 

农作物标本区作物识别

 

 

 

 

 

棉花的植物学特征及田间管理

 

 

 

 

 

玉米植株形态观察与类型识别

 

 

 

 

 

甘薯的收获与贮藏

 

 

 

 

 

总计

 

 

 

 

 

CopyRight 2005-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学院地址:中国·杨凌渭惠路3号 邮编:712100
综合办公室 029-87082845 招生办电话:029-87082845
主管领导:惠安堂 网管员:廖代卿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