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本科生培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

作者:         发布日期:2006-07-20     浏览次数:

           
   21世纪之初,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WTO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我校有着重视教学质量的优良传统。学校组建三年来,教学工作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规模稳步增加,多学科综合化的专业格局初步形成。本科专业数从组建初的31个增加到49个,并增设了3个目录外专业;先后建立了40多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整合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起了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一大批教学改革成果。教学管理工作克服了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的困难,率先建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出台教学管理制度,有力的保障了教学运行秩序;启动实施了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构建起了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条件与保障方面,教学基本投入逐年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成效显著,为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实验室改造、多媒体及教学网络建设极大地加快了教学现代化进程;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化,有效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一个孕育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机制,高起点的教学环境,正在逐步呈现出来。 
    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和要求,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显得十分突出和尖锐,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认识,还没有充分深入到各级管理干部和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⒉ 校院两级管理的职责还不够清晰,两级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仍需完善,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需要加快推进。 
    ⒊ 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一些教师中仍存在“重学时轻质量”、“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现象,学风、教风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学院自主管理的职责和权利还没有落到实处。 
    ⒋课程教学质量没有形成稳步提高的态势。外语、高数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与兄弟院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没有完全落实,课程体系缺乏创新性,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因材施教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⒍随着教学硬件基础的不断改善和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我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重新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教学工作的各种关系,改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仅靠教务部门的传统认识,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上下呼应、系统运行,把我校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根据教学质量年工作要点,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学校制定了这项《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并配套出台了23个教学管理文件。其主要目标是,经过各部门的协作奋斗,通过深化改革,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及与此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推出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林高校特色教材和教学成果,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素质高、适应面宽、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行动 
    1.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按照学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要求,明确校院两级管理的责任,尽快实现两级管理的制度化。各学院要充分发挥应有的自主办学、自我管理的权利,完善教学“三干”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例会,把教学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校教学督导组和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教学工作出谋划策。 
    2.全面启动学院教学状态评价工作。通过学院教学评价,准确获得教学第一线的反馈信息;同时要以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各级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学校及学院教学管理水平。 
    3.加快教学管理局域网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力争在年内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网络化,使学生能在网上选课,查询成绩,了解有关教学工作信息。 
    4.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在不降低学业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主辅修制”、“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制度”。按照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要求改革考试制度,修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进一步增强学制的弹性,鼓励学生提前读研和毕业,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建立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必须深入课堂听课。组织部会同教务处每学期初公布各处级干部听课安排,落实措施,保证每学期人均听课不低于8学时。 
    6.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将学生评教结果同职称晋升和学校奖惩制度挂钩。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教师,要责成其写出自查总结及自我改进方案,并由教研组落实帮教措施;评教连续两年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其教学工作,直至改进合格后,方可讲授本科课程。 
    二、教学基本建设与保障行动 
    1.完善教学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从今年起,每年划拨的教学经常性经费(教学管理,教学业务、教学差旅等)不低于学费收入的30%。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教学改革重点,设立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名牌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及网络建设、数学建模、外语教学改革等专项经费。教学经费使用必须实行“按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教学经费足额有效的使用到教学工作中。各学院及教学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教学经费等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要严加处理。 
    2.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与管理。学校制定“多媒体教材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加强多媒体教材建设,建立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力争在2-3年内使我校多媒体教学课程占所开课程的30%以上,其中骨干课程占到50%。多媒体教室要由现在的8个增加到40个,基本保证教师对多媒体教学需要。大力开展中青年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培训,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多媒体教室分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多媒体教室由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管理,教务处调配使用;各学院自建的多媒体教室由本学院管理使用,任何单位不能用多媒体教室开设网吧或进行创收经营。 
    3.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实验室工作条例”。要尽快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明确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的职责,明确实验室主任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职责。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强化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倡知名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鼓励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助手的身份参与本科实验教学。要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选留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实验室教学工作中。 
    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实验室用房。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加大实验室基本建设与投入力度,改善和增加实验室用房,力争使我校教学实验室用房总面积达到 60000 m2以上,达到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对实验室的优秀评估和合格评价要求。进一步加大设备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每年从学校经费中重点安排实验室建设费,逐年增加实验设备费、实验维修费及实验室改造费用。 
    4.完善教学后勤保障制度。在学校教学用房和教学设备等方面,摸清家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明确管理责任,使现有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直接面对师生,做好教学后勤保障。后勤管理部门要做好教室、实验室用房的调配和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教室和实验室的水、电、暖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5.要重视和加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顺利进行。要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教学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与建设,保证每个教学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各学院(系)、教务处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采取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研产紧密结合,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6. 把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建设切实落到实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认真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增加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时代特色的图书资料,开通网络检索系统,保证图书馆开放时间,提供优良的查阅资料和学习环境。网络信息要畅通,校园网络内容要及时更新,利用网络窗口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同时要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远程教育。 
    三、教风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行动 
     1.加强教风建设,规范教学岗位职责。学校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为实现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要以此为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风建设,认真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事故处理暂行规定》,依法治教,按制度办事,对出现的教学事故要严肃处理。 
    2.坚持教授上讲台制度。我校现有在职的教授、副教授都要上讲台,讲授本科课程。教授每年为本科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安排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教授或副教授。对不讲本科课程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工作量要求的教师,不能被聘任为教授或副教授,对于教学质量差,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教师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暂停或取消其授课资格,并予以调离教师岗位。在教师职务聘任中,要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没有完成规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或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不能聘任高一级职称。 
    3.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把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条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的中青年教师。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青年教师独立授课前要至少做两轮的教学辅助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力争在5年内,使45岁以下的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4. 完善教学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定出台我校《主讲教师教学工作奖励办法》,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教学奖励津贴,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中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奖励要根据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评教结果、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校教学督导的反馈意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学风建设与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行动 
   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把学风建设作为今后一个阶段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 
    1.学风建设要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勤奋自律、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营造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要围绕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助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教学主体。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工作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当中。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要建立科学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学校要成立由党政领导,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团委等部门及学院(系)领导组成的学风建设管理机构,制定有关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要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3.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学风建设。要做好学生“三级考评”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学生班级工作评估及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考评制度,在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学院之间引入激励机制,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培养逐步由过程管理到过程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班级及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 
    4.抓好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率为重点,摸索建立稳定生源基地的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把就业推荐作为常年性工作,主动走出去,运用各种渠道和手段,积极推荐学生,保证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达到90%以上,体现出我校的学生培养质量。 
    5.加强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政工干部队伍。 
    学院(系)要在党政干部和教师中选拔一批思想政治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信的干部和教师兼职辅导员或学生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院领导下,协助辅导员一起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担任助理班主任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强学生政工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注重学生政工干部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 
    6. 坚持校领导接待学生制度。学校领导坚持每两周接待学生一次,听取学生的意见。学院(系)领导也要定期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五、专业与课程建设行动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学校今后将采取专项建设的方式,加大投入,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学建设工作。 
    1.以名牌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专业改造带动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名牌专业建设应体现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反映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与发展方向,突出专业特色,能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根据我校实际,名牌专业建设工作要贯彻“全面规划,分批建设”的原则,建设一批,验收一批。学校每年划拨5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建设3—5个专业。力争在5年内,建设20个左右校级名牌专业,10个左右的省级名牌专业。 
    2.加强专业骨干课程建设,保证专业培养质量。骨干课程建设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遵循“保证重点、分批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按学院分专业逐步进行。学校将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经费投入,计划经过5年建设,使我校各专业的骨干课程达到10门左右,并以此带动相关课程建设。骨干课程讲授要设主讲教授岗位,实行主讲教授竞争上岗。 
    3.落实“加强外语教学工作实施意见”。改革方案要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教师、学生一起抓,学校、学院齐上手,力争使我校的外语四级通过率每年按15%递增。毕业时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外语教学质量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制定外语课教学标准,建立教学研究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下气力抓好青年教师的教风和教学能力,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要健全教研组教学研究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备课工作、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要及时研究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4.稳步推进我校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双语教学,力争三年时间使双语教学的课程占到各专业骨干课程的30%。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要在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师培训提高等方面重点支持,有计划地积极引进原版教材授课,暂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骨干课程,可以采取先实行外语教材,中西语言结合的授课方式逐步到位。 
    5.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把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放在首位,改革教学内容体系,使用优秀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加快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校任教,缓解任课教师不足的矛盾,提高现有教师待遇,争取2-3年改变我校基础课特别是高等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课程教学相对滞后的局面。 
    6.加大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步伐,学校每年拿出20万设立教学研究与改革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重大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进程,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要作为年度评优和津贴发放的范围,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纳入奖励津贴之中,按级别分别给予奖励。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各部门要更新思想观念,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教学与科研、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齐抓共管,把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