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本科生培养
 

《种子质量检验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         发布日期:2005-11-21     浏览次数:

     

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of seed testing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种子检验原理与技术是种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索与利用各种科学方法、经验和先进技术对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营销等过程中种子质量进行动态分析和鉴定的一门系统化应用科学技术。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种子质量检验的原理与技术、以降低因种子质量而导致的农业生产危险,并为种子法制管理提供依据。
3.适应专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
36学时,2学分
5.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遗传学、种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①颜启传主编.种子质量检验原理与技术.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②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③国家技术监督局.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④国家技术监督局.林木种子检验规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⑤赵玉巧主编.新编种子知识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⑥颜启传主编.种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⑦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编,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教学中应采取多媒体、幻灯等多种手段,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并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8.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期末闭卷考试和平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总分100分,闭卷考试成绩占80%,平常成绩占20%。平常成绩包括听课率、课堂提问等。
9.课外自学要求
主要针对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查阅感兴趣作物的鉴定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⑴了解种子质量检验在生产上的意义,种子质量检验发展史;
⑵理解种子扦样的原则,掌握种子扦样的方法;
⑶掌握种子净度、发芽实验、水分、纯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
⑷掌握这生活力、活力测定的方法;
⑸了解种子重量测定、健康度测定、包衣种子检验的方法;
⑹了解种子质量分级、签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⑴能够独立地进行种子的扦样工作;
⑵能在掌握种子质量检验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开展种子检验;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种子检验概论
第一节  种子单位和种子质量
一、种子单位
二、种子质量
三、现代农、林等产业对种子质量的要求
第二节  种子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在现代农业上的意义
一、种子质量检验的概念
二、种子质量检验在农、林等产业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种子质量检验发展史
一、国际种子检验发展史)
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三、我国种子检验发展史
第四节  种子质量检验规程
一、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二、我国种子检验规程
三、GB/T 3543·1~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简介和总则
第二章  扦样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扦样的目的和原则
一、扦样的目的和意义
二、种子批的概念
三、样品的定义
四、扦样的原则
第二节  扦样器和扦样方法
第三节  分样器和分样方法
第四节 扦样程序
第五节  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
一、种子批的扦样
二、测定方法
三、H值的计算
四、结果报告
第三章  净度分析与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
第—节  净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区分总则及净种子定义
一、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区分总则
二、主要作物净种子定义
第三节  种子净度分析方法
第四节 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
第五节 部分植物种子的优良度测定
一、种子优良度测定
二、棉花种子健籽率测定
第四章  种子发芽试验
第—节  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及重要性
三、发芽试验的重要性
第二节  种子发芽试验设施
第三节  种子发芽试验技术条件的控制
第四节  破除休眠种子的处理方法
一、破除生理休眠方法
二、破除硬实的方法
三、除去抑制物质的方法
四、种子消毒
第五节  种子发芽试验的标准方法
第六节 幼苗鉴定
一、种子发芽有关术语
二、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
三、幼苗鉴定总则
四、幼苗鉴定的按属分类和细则
第七节 种子称重重复测定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种子生活力的概念和测定意义
第二节 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
第三节 种子生活力的离体胚测定
第四节 种子生活力的X-射线测定
第五节  种子生活力的其它测定方法
一、甲烯兰(MB)法
二、溴麝香草酚兰法(BTB法))
三、红墨水染色法
第六章  种子活力的理论与测定方法
第一节  种子活力及其测定原理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二、种子活力的重要意义
三、种子劣变过程和顺序
第二节  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概述和要求
一、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概述
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要求
第三节 幼苗生长特性测定
一、幼苗生长测定
二、幼苗评价测定
三、发芽速率测定
四、活力指数测定
第四节  逆境抗性测定
一、抗冷测定
二、低温发芽试验
三、加速老化试验
四、控制劣变测定
五、希尔特纳试验
第五节 生化测定
一、种子浸出液电导率测定
二、解剖图形的四唑测定
三、糊粉层四唑测定
四、TTCH含量测定
五、ATP含量测定
第七章  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鉴定
第一节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概念和意义
一、相关概念
二、品种纯度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的原理和监控方法
一、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原理
二、监控途径
三、鉴定方法
第三节  种子纯度的形态学鉴定
一、种子形态特征鉴定
二、幼苗形态鉴定
第四节 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一、化学鉴定
二、物理鉴定
第五节  种子纯度的电泳鉴定
一、应用电泳鉴定品种的理论基础
二、种子蛋白质和同工酶的种类及常用电泳方法
三、电泳图谱的分类和鉴别
四、应用电泳鉴定品种的有关技术
五、小麦、大麦种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参照方法
六、豌豆、黑麦草品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参照方法
七、玉米种子盐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八、秦油二号油菜醋酶同工酶电泳方法
第八章  种子纯度的种植鉴定和田间检验
第一节 种植鉴定和田间检验的性状依据
一、农作物
二、蔬菜作物
第二节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第三节 农作物田间检验规程
一、目的
二、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
三、鉴定原则
四、田间检验要求和支持
五、品种鉴定的特征、特性
六、检验内容
七、检验时期与次数
八、田间检验程序
九、淘汰值的应用
十、特殊问题的处理
十一、田间检验报告
第九章  种子水分测定
第一节 种子水分的定义和测定的重要性
第二节 种子水分测定的理论基础和要求
一、种子水分和油分的性质以及与水分测定的关系
二、种子水分测定的基准方法
三、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
第三节 国际和国内规程规定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
第四节 电子水分仪速测法
一、电阻式水分速测仪
二、电容式水分速测仪
三、微波式水分仪简介
第十章  种子重量测定
第—节  种子千粒重的含义及测定的必要性
第二节 电子自动种子数粒仪和使用方法
第三节 测定方法
第十一章  种子健康检验
第一节  种子健康检验的意义
第二节  种传病虫的侵染和传播
一、病原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二、病原细菌的侵染和传播
三、病毒的侵染和传播
四、病原线虫的侵染和传播
五、种子害虫的侵染和传播
第三节  种子病原物的检验方法
一、肉眼检验
二、过筛检验
三、洗涤检验
四、漏斗分离检验
五、萌芽检验
六、分离培养检验
七、噬菌体检验
八、接种指示植物检验
九、血清学检验
十、隔离种植检验
第四节  种子害虫的检验方法
一、肉眼检验
二、过筛检验
三、剖粒检验
四、染色检验
五、比重法
六、软X射线法
第五节  常见作物种子病虫害的健康检验
一、作物种子真菌病害及检验
二、作物种子细菌病害及检验
三、作物种子病毒病害及检验
四、作物种子线虫病害及检验
五、作物种子虫害及检验
第十二章  包衣种子检验
第一节  包衣种子检验的必要性
第二节 包衣种子批的扦样
第三节 包衣种子净度分析
第四节 包衣种子发芽试验
第五节  丸化种子的重量测定和大小分级
第十三章  种子质量分级、签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第一节 种子质量分级
一、种子质量分级的意义
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第二节 种子质量签证
一、国际种子检验证书
二、国内种子检验证书
第三节 种子质量控制体系
一、欧美种子质量控制的法规体系
二、我国种子质量法制管理体系和现状
三、我国种子质量管理
四、教学时数分配
表  种子质量检验原理和技术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

     

 

   小计

     

第一章  种子检验概论

2

 

 

 

第二章  扦样的原理与方法

2

 

 

 

第三章  净度分析与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

4

 

 

 

第四章  种子发芽试验

4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第六章  种子活力的理论与测定方法

2

 

 

 

第七章  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鉴定

8

 

 

 

第八章 种子纯度的种植鉴定和田间检验

4

 

 

 

第九章  种子水分测定

2

 

 

 

第十章  种子重量测定

 

 

 

第十一章  种子健康检验

4

 

 

 

第十二章  包衣种子检验

2

 

 

 

第十三章  种子质量分级、签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